新闻  |   论坛  |   博客  |   在线研讨会
手机业务面临信任危机 长虹转型遇品牌困局(转)
b03212316 | 2007-12-10 23:01:21    阅读:952   发布文章

-- --
var dran=Math.floor(Math.random()*1000000);document.write("
近段时间来,各种关于长虹手机的负面新闻充斥于各大媒体,长虹手机已经陷入了信任危机。更令长虹感到尴尬的是,长虹手机的质量争论已经影响到集团的整体品牌形象。手机业务已经成为了长虹转型过程中的烫手山芋。长虹手机将何去何从,长虹该如何应对品牌困局?

电视直销透支品牌效应

近两年,长虹集团力推的手机业务依靠电视直销等新的营销模式发展很快。但在营销过程中存在的“夸张宣传”和手机质量问题逐渐显现。

在长虹手机的电视直销广告中,“冠军手机,军工品质”、“不怕摔不怕划”、“光能手机”等性能描述不绝于耳,但遭受到了媒体和用户的普遍质疑。紧接着长虹又和比亚迪共同推出所谓“永不爆炸手机”,此举又被人称为哗众取宠。

这些与长虹手机业务相关的负面消息已经让长虹手机陷入了信任危机。电视直销等新的营销方式的确让长虹等国产品牌手机销量大增,但是其中的出现的各种问题也透支了他们的品牌效益。对此,长虹集团如坐针毡。有分析人士认为,长虹手机持续出现宣传和质量方面的问题,可能会影响到投资者对长虹集团的信心。

多元业务隐藏品牌危机

曾经在国内彩电市场风光无限的长虹,近几年来一直都在转型,寻求新的增长点。经历了一系列产业结构调整之后,信息家电产品、通讯产品、网络产品已经成为长虹发展的重点。目前长虹的业务分为三大部分,核心业务是彩电;战略业务包括空调、冰箱、数码、电池等;新兴业务则是芯片、通讯等业务。

长虹在多元化中取得了很大成绩,长虹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长虹第三季度盈利9389万,同比增长43.6%,1-9月累计盈利2.86亿。但我们也不能忽视隐藏在良好业绩背后的隐患。现在的长虹,业务涉及手机、彩电、数码等多个产品线。在生产经营实现多元化的同时,长虹忽视了自身能力上的提升,在研发、资金、精力、售后等方面都跟不上,疲于应付。

就拿手机业务来说,自2005年,长虹进军手机行业后,至今已有两年多的生产销售经验。长虹先后推出了雅皮世系列,平板系列等手机产品,但由于市场宣传和手机渠道上始终处于薄弱状态,导致用户关注度不高。长虹手机更多的时候还是混迹于低端市场,更多的人都是通过“光能手机”、“不怕摔不怕划”等的电视直销广告和关于长虹手机一些负面消息才了解长虹手机的,这对长虹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因小失大还不如壮士断腕

品牌对一个大型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长虹不能因小失大。首先在当前市场竞争空前激烈,产品同质化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消费者都面临如何选择产品的难题。这时候,哪怕产品有一点点的负面消息都会影响到消费者的选择。长虹手机的种种负面消息,从表面上看只是伤害了长虹旗下的手机品牌,但如果不能妥善解决的话,必将严重影响到长虹的整体品牌形象。俗话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对于长虹集团而言,手机业务在集团整体营收中只占8%左右,但如果因为这8%而影响到了长虹的整体品牌声誉,实在不划算。

其次,长虹做手机未必是一个好的选择。从技术方面来说,长虹在手机研发上和国内外厂商相比,毫无优势可言。从市场方面说,就算与国产手机品牌竞争,长虹也很难和中兴、华为、夏新等企业抗衡。

长虹与其用自己的“短处”竞争手机市场,还不如用自己的“长处”巩固在家电市场的地位。作为中国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之一,长虹电视连续17年保持销量第一,已经证明长虹彩电技术方面强大的研发创新能力。全球数字电视产业的快速发展也给彩电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中国拥有全球最丰富的终端用户市场。既有技术优势,又有品牌优势,再加上未来良好的市场预期,数字电视才是长虹未来努力开拓的重点。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推荐文章
最近访客